查看原文
其他

舆情|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到底是怎么想的?

郑海琦 国观智库 2019-07-25


本文字数:2230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十秒看全文

 

舆情:


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引发各国关注。美国方面提出,退出《中导条约》是因为俄罗斯违反条约以及中国对美国安全构成的挑战。


评论:


美国对中俄指责的依据并不充分,事实上,正是其多次破坏或退出条约冲击了全球安全和稳定。最为显著的当属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破坏了战略稳定。


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完全属于无中生有,且错误认知了中国的意图。中国不是《中导条约》的缔约国,因此不受条约限制;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奉行“反干预作战”,本质上属于防御性质,而美国则奉行“空海一体战”和“全域介入”,本质上属于进攻性质,因此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 舆情概要 |


上周,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引发各国关注。2018年10月20日,特朗普在内华达参加集会活动后表示,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随后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访问俄罗斯并确认,美国将继续推进退出《中导条约》。《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于1987年12月8日由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签署,规定双方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500至5500公里,以及作为核武器运载工具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美国方面提出,退出《中导条约》是因为俄罗斯违反条约以及中国对美国安全构成的挑战。奥巴马政府曾首先公开指责俄罗斯违反条约。2014年7月,美国宣布俄罗斯发展SSC-8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此后的指责还包括开发9M729陆基巡航导弹、“口径”巡航导弹改为地面发射、在加里宁格勒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等行为。2018年的《核态势审查报告》提到,俄罗斯对进行强制性威胁的核能力的日益依赖、核现代化计划、拒绝谈判限制其非战略核力量,以及违反《中导条约》决定都清楚表明,俄罗斯拒绝重蹈美国减少其核武器的突出性、作用和数量的覆辙。特朗普的退出决定深受军方的影响。国防部长马蒂斯多次公开提出俄罗斯违反条约的问题,称俄罗斯的行为是“不能放任的”,并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审查自己的选择。博尔顿长期反对军备控制条约,不断推动美国退出。





虽然特朗普政府的指责主要针对俄罗斯,但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特朗普在发言中表示,除非俄罗斯和中国表示任何一方都不要开发这些武器。但如果俄罗斯和中国发展导弹而只有美国遵守协议,那是不可接受的。美国鹰派辩称,《中导条约》将中美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竞争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对中国的中程导弹做出回应可能会威胁美国基地、盟国和航运。美国前任太平洋司令部哈里·哈里斯曾对参议院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的导弹部队,拥有2000多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如果中国成为条约签署国,这些导弹中有95%会违反条约。他还表示,美国没有能够威胁中国的地面能力,因为其严格并且理所当然地遵守《中导条约》。其中“东风26”弹道导弹成为美国批评的重点,被美国认为是打击关岛的有力手段。《纽约时报》指出,国防部已经开发核武器来匹配和对抗中国部署的核武器,但这一努力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美国准备调整现有的武器,包括非核战斧导弹,并可能最先部署在亚洲。



YOUNG POWER

| 研究员评论 |


美国对中俄指责的依据并不充分,事实上,正是其多次破坏或退出条约冲击了全球安全和稳定。最为显著的当属美国2002年退出《反导条约》破坏了战略稳定。根据经典军控理论,发展不充分的反导系统不利于增强战略稳定性。一国部署了导弹防御系统后,对手先发制人和报复打击的规模也会相应减小。但只要导弹防御无法将对手的第一次打击能力削弱为零,那么对手仍有机会先发制人。同时,对手感觉报复能力被削弱后,可以使用同样多的资源发展更多导弹。由于导弹的平均费用比拦截器的平均费用要便宜,双方数量竞争会出现两个结果:第一,对方原本已经没有兴趣增加导弹数量,现在只好改变主意;第二,导弹防御的规模总是赶不上导弹数量的增长。对于资金受限的俄罗斯来说,战术核武器以及网络武器都是廉价的进攻选择。博尔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最高军备控制顾问莫里森(Tim Morrison)也反对美俄军控体系的另一个主要支柱,即2010年由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为双方部署的战略武器系统设置了上限,即1550枚核弹头和700件运载工具。该协议定于2021年到期,目前美国对是否续约态度不明。此外,美国是否遵守条约也是疑问。《核态势审查报告》明确提到,美国正在审查常规、地面发射、中程导弹系统的军事概念和备选方案,开始进行符合条约的研究和开发。然而是否符合条约,恐怕只有美国人自己清楚。





其次,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完全属于无中生有,且错误认知了中国的意图。中国不是《中导条约》的缔约国,因此不受条约限制,中国发展中远程导弹并不违反国际规则。从意图上看,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主动利用战略导弹攻击美国。相反,美国在亚太盟友部署的反导系统对中国本就有限的核力量生存能力构成挑战。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奉行“反干预作战”(美国称反介入/区域拒止),本质上属于防御性质,而美国则奉行“空海一体战”和“全域介入”,本质上属于进攻性质,因此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美国著名军控专家杰弗里·刘易斯并不认为《中导条约》让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处于不利地位,他表示指责中国是无稽之谈,条约不禁止海上和空中系统,不禁止韩国和日本发展远程导弹。如果中国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及其盟友早就采取行动了。


作者:郑海琦,国观智库 YOUNG POWER 特约青年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了解更多 YOUNG POWER项目,

请点击以下链接

【招聘】国观智库“YOUNG POWER 特约青年研究员项目”正式上线!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活动预告| 国观智库-东盟智库对话会、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问题研讨会 欢迎您


研究| 干货!中美南海海上军事互动的危险前景及形势评判


国观智库受邀参加“中巴经济走廊中女性的角色”研讨会


中期选举背景下,美国外交有什么新特点?


舆情| 中美海军近距离接触, 中国南海政策走向激进? | YOUNG POWER 研究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